| 大景哥 × 江宏仁 | 深入世界級風景勝地-北挪威
作者 : 大景哥 × 江宏仁

【北挪威 Northern Norway】

北歐五國之一的挪威位於斯堪地納維亞半島(Scandinavia),領土南北狹長沿海島嶼眾多,又被稱為萬島之國。海岸線蜿蜒曲折,構成了特有的峽灣景色,近年成為世界必遊的自然景觀之一,其中又屬北挪威的賽尼亞島(Senja)以及世界上最美漁村之稱的羅弗敦群島(Lofoten) 最著名,每年吸引無數的風景攝影師們造訪。

【冬季挪威】

挪威的四季都有截然不同的景色,其中以夏季最為熱門,溫度舒適且交通便利,還可以健走許多登山步道,登高眺望峽灣的美麗景緻,但初訪挪威的風景攝影師大多數還是會冬季來訪,只為追求虛無飄渺的極光,就算晴朗無雲的夜晚,也無法確定極光會在此地活躍,若運氣好很有可能連續好幾天都能欣賞到極光,當然也可能整趟旅程都完全無法看到極光,因此更顯極光的珍貴。

挪威北部因為高緯度,故看到極光的機會也較高,但 11 月底到隔年1 月中幾乎看不到太陽,所以比較理想的拍攝時間是 10 月或 2 月中到 3 月中,這時的日夜比例較適中。

【關於這次拍攝】

江宏仁 :

北歐是近年較常前往拍攝的區域,我喜歡在地廣人稀雪地裡的氛圍,這種孤獨感是我想在作品上呈現的,雖然必需經歷雪地裡拍攝的各種不方便與痛苦,但我也在過程中明白唯有經過這些試煉,才能成就更理想的作品,這也是我熱愛風景攝影的原因。
江宏仁 - 挪威拍攝路線
這次拍攝的路線是 2/24(編按:2019 年)到奧斯陸 Oslo →轉國內航空到博多 Bodø →乘船到羅弗敦群島 Lofoten →開車到賽尼亞島 Senja →開車到特羅姆瑟 Tromsø →開車到博多 Bodø→轉國內航空到奧斯陸 Oslo →回程

大景哥 :

其實從好幾年前我就有在觀察,國外的攝影師們都喜歡去哪裡拍照,其中挪威是一個非常熱門的拍攝國家,尤其是夏冬兩季,談到挪威最熱門的風景攝影點就屬這次我們造訪的賽尼亞島以及羅佛敦群島了,當然第一次去這種高緯度的國家,總是會希望可以先拍拍冬季的景色,因為雪景、極光等等都是我們平時相當不容易拍攝到的題材,所以這趟行程我是連著冰島一起規劃,總計一個月的拍攝行程,先拍攝冰島,再飛往挪威。
大景哥 - 挪威拍攝路線
我是從挪威最北部的特羅姆瑟開始,由北往南進行我的行程:
2/27 冰島到奧斯陸 Oslo →轉國內航空到特羅姆瑟 Tromsø →開車到賽尼亞島 Senja →乘船到羅弗敦群島 Lofoten →乘船到博多 Bodø →轉國內航空到奧斯陸 Oslo →回程

我們租車是 A 點(特羅姆瑟)借 B 點(博多)還的,所以就不需要開回特羅姆瑟還車了,當然這樣租車費用會比較高,但是可以換來行程上更多的時間以及體力。

這次拍攝,我跟江宏仁是分別跟自己的朋友進行拍攝,我們的行程也不相同。
我是由北往南拍,江宏仁則是由南往北,不過我們有幾天的時間,是一起在賽尼亞島拍攝(行程交疊)。

【Oteren】

位在特羅姆瑟(Tromsø)東南方的 Oteren 地區,這邊有一座名為 Ivvárasággi 的山,從東南往西北看這座山就會呈現尖銳的山形,其特色為兩座連續的三角尖山堆疊而成,山腳下有河流、樹林等景色。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16|0.5s|ISO 64
江宏仁 :

這天來到 Oteren 拍攝這座造型特殊的山峰,車子沿路經過的路旁都是枯木林,沒有視野比較好的地點,所以停下來看 google 地圖,發現旁邊有條河流,於是經過樹林往河邊走去,由於冬天雪很厚,所以非常難走,到河邊果然看到比較遼闊的視野,但河流已結冰,為了找尋較好的前景,所以在冰上前進,走動時隱約聽到冰裂的聲音,真的是如履薄冰。
拍攝時找到一處形狀特殊的冰層缺口,使用腳架壓低做直幅拍攝,相機準備就緒後安裝一片 CPL,偏光鏡轉動後雲的層次變得更明顯。
Z6;f/1.8|2s|ISO 6400
大景哥 :

二月底從冰島飛抵挪威的第一天,班機起飛前因為大雪停在跑道好幾個小時,加上轉機以及數小時的飛行已經讓身體相當疲憊,原本計劃是從特羅姆瑟機場拿租好的車後,直接開往當天的住宿點好好休息,畢竟也已經入夜了,原先就沒有打算要拍照了,當我們在小鎮的超市買好接下來幾天的伙食並開往郊區,行駛了一陣子後開始發現天空中不尋常的綠光,確認那是極光後我們只有想死的心情,因為一整天的飛行已經快要累死,本來打算一到旅館就要直接陣亡了,但是這下可好了,出極光了,能不拍嗎?極光完全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我們毅然決然決定不 check-in 了,先衝往山區拍再說,到了這個拍攝點後極光也正在活躍的飄動,看到這個景色,也暫時忘記了一身的疲憊了,最後也是拍攝了數小時,直到極光變淡,已經不記得當晚到了旅館是半夜幾點了...

這張是使用全景的拍攝技巧進行拍攝的,總共使用了三張橫幅去接成一張直幅的全景
拍攝極光最重要的就是觀察極光的擺動速度,進而去控制快門,若極光擺動速度快,則需要較短的快門時間,若極光擺動速度慢,則可以將快門速度拉長,如果極光很活躍卻使用太長時間的快門,就無法拍出極光的擺動型態,會糊成一團,所以拍攝極光常常都是短短五秒內的曝光,搭配大光圈以及高 ISO 進行拍攝。

【賽尼亞島 Senja island】

這是挪威的第二大島嶼,雖然不算是熱門的旅遊景點,但卻是國際級的攝影大點,幾乎所有著名的風景攝影師都曾到訪,氣勢磅礡的峽灣與山脈令人嘆為觀止,景色完全不輸羅弗敦群島,若從特羅姆瑟開車過來約 3 小時路程。
賽尼亞島

【Segla】

賽尼亞島最大的拍點就是 Segla 山峰,是一座巨大像鯊魚鰭般的山峰,佇立在塞尼亞島的峽灣上,因為冬季積雪非常厚重,加上路程比較陡峭,所以到達拍攝點算是滿辛苦的,需要有基本程度的體力 + 攀登裝備才比較好到(至少要有專業冰爪 + 綁腿,經驗老道的老外都穿熊掌鞋)。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22|1/50s|ISO 100
大景哥 :

我比江宏仁早抵達賽尼亞島一天,我在賽尼亞島總共拍攝(爬)了 Segla 四次,在如此厚重的積雪中要到達 Segla 的拍攝點是相當辛苦的一件事,一來是幾乎每天都下新雪,所以都要自己開路,在厚重的雪地中爬升是需要多耗費數倍體力的,更不用說在低溫且背負許多器材的前提下…

但是不得不說,這是我看過最壯觀的山峰之一了!就算雪攀累得要死,也相當值得!

這張是我第二次爬 Segla 時拍攝的,是日出的景色,用全景接圖的技巧拍攝太陽剛從山稜上出現的那短暫的幾秒鐘的太陽光芒,搭配壯觀的 Segla 山峰,這天天氣非常好,但是前一天雪下得非常非常多,一路凌晨從登山口開始開路到拍攝點,最後還有一段約 70 度的近垂直厚雪坡要克服,非常辛苦及耗費體力,要不是有好的冰爪及登山杖,真的可能會上不來。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16|1/40s|ISO 64
江宏仁:

第一天到達 Senja 時天色已黑且沿路下著大雪,估計晚上也沒有拍攝極光的機會,只好先休息與整理裝備,等待天氣轉晴後的登山,隔天一大早果然如氣象預報出現大晴天,吃早餐時看到大景哥剛拍完日出下山,這是我們在挪威的第一次碰面,討論一下拍攝計畫後,決定下午一起登山拍日落。

因為前一天剛下完大雪所以雪變鬆軟,腳踩下去陷的很深,再加上 20 公斤的裝備,行走起來相當吃力,這次上山爬了 2 小時左右,到達山頂時風非常大,與山下無風狀態完全不同,應該是地形因素產生的變化,溫度零度以下再加上強風吹襲是雪地拍攝最痛苦的事之一,就算已經使用很頂級的攝影手套還是很難抵擋,畢竟操作時指尖還是要露出來,強風吹襲的雪出現很形狀很特殊的雪痕,仔細觀察一下環境,懸崖邊的形狀最好看,但要非常小心,因為旁邊直下 400 公尺就到海洋,利用腳架插進雪裡判斷自己是否還在岩石上才能前進,這可以避免踩在堆積的雪上而崩落懸崖,架好腳架時太陽已經快下山了,在最後一道光線消失前拍攝到風吹雪的這一刻。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16|1/15s|ISO 100
大景哥:

這張是我第一次爬上 Segla 拍點時拍攝的,是日落的景
這天夕陽時霧氣非常重,好不容易等到霧散去後趕進拍了幾張,之後霧氣又來了
但是不得不說天天下新雪的雪地真的很好拍,雪的質地是鬆軟的,光影線條就是特別好看。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16|1/4s|ISO 64
江宏仁 :

太陽下山後開始往更高的地方移動,在懸崖邊找到這顆突出的石頭,拍攝時發現最廣角 14mm 端仍無法拍進我要的畫面範圍,所以使用直幅構圖 7 張拍攝接合,完成這張日落色溫版的全景接圖。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4|20s|ISO 1000
大景哥:

這張是跟第一張全景的日出是同天拍攝,也就是當天日出拍完後下山,夕陽前再爬一次拍攝日落及星空,這次就是我跟江宏仁兩個一起在山上拍攝了,這晚風非常的大,夾帶著低溫讓體感溫度逼近零下 15 度,一天內爬了兩次加上幾乎沒有好好休息的狀況下,讓我幾乎快累倒,海外拍攝真的是一點都不輕鬆,但是俗話說:「景是拼出來的!」這就是風景攝影師的宿命吧!

這張主要是運用了對焦疊圖(Focus Stacking)的技巧,拍攝兩張,一張對焦在前景的石頭,一張則對焦在無限遠的星空,兩張做疊圖獲得全景深,另外我還有再疊了一張針對帳篷以及左邊下方小鎮燈光的曝光,以獲得完全不過曝的影像。

隔天,我跟江宏仁兩人又再度於凌晨時爬了一次 Segla 拍攝日出…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14|1/3s|ISO 64
江宏仁 :

這天是我第二次登 Segla,與大景哥在天亮前開始著裝準備拍攝日出,看著雲圖與窗外的狀況,估計這天不會有很理想的光線,經過討論後決定還是要登頂,因為我們一向都是有什麼拍什麼的攝影師,只要天候不要太極端都會儘可能拍,這次沒有帶帳篷輕便不少,再加上這幾天雪變硬了,所以只花 1.5 小時就登頂了,但這次不是往懸崖方向走,而是直上最高處,最後一段需挑戰 70 度大陡坡,還好有大冰爪與登山杖的幫助,否則一定上不去,登頂後看到截然不同的視野,覺得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

這張照片是登頂過程拍攝的,捕抓風景攝影師的工作狀態,有許多人對我們有些誤解,覺得我們經常出國拍照很爽,其實不然,這些作品都是我們燃燒生命換來的。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16|1/8s|ISO 64
江宏仁 :

經過幾天的強風吹襲,雪地被刮出特殊的雪痕,獨一無二的前景,搭配天空微亮的冷色調,形成特殊的畫面。

【Tungeneset】

這是位在賽尼亞島 Ersfjord 以及 Steinfjord,兩個海灣中間的一個海邊
對面可以拍攝到一排聳立在峽灣上,鋸齒狀的山峰
因為方位剛好是面向北邊,所以也是有名的極光拍攝地,但是來這邊拍攝,要非常小心海浪
跟冰島一樣,挪威的海象時常也是非常險惡,大風伴隨著大浪都是常有的事。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22|8s|ISO 31
大景哥:

拍攝這張時,北方的山峰不遠處,海上有風暴在移動
此時是夕陽時刻,所以光線從左邊打在山峰以及雲上
這天風很大,隨時都要注意大浪打上來
我找了一個還算安全,海浪也有機會打上來的地方架好腳架,抓著快門線,慢慢等待好看的浪

拍攝海浪時,我喜歡先仔細觀察一下我所構圖的地景,海浪的跑法以及型態
最終拍攝到這張由兩邊形成的漩渦狀的海浪型態,並且在後製時,刻意地把天空壓暗營造暗調的氛圍感。
Z6;f/1.8|3s|ISO 1600
江宏仁 :

那天晚上跟大景哥拍完 Segla 下山後,我們已經非常疲累,大景哥跟他的旅伴直接開回旅館休息,但是當時我剛好遇到我的旅伴們正要出門去拍照,於是上了他們要往峽灣海邊的車,因為很疲累一上車就直接睡死,過沒多久就被叫醒,原來是極光開始爆發了,這天本來就有 KP5(編按:極光值)的預報,到了 Tungeneset 海岸後已經一堆攝影師聚集在此了,因為這裡也是賽尼亞島(Senja)著名的拍點之一,拍極光有一個訣竅就是動作要快,最好的那一刻總是稍縱即逝,所以在車上就已經把所有設備與參數設定好,衝到海邊後找到一處退潮後的積水,快速架好腳架開始拍攝,拍攝倒影的技巧是將相機盡量壓近水面,所以最好選擇無中柱的腳架,拍攝時因為滿月的關係,地景被月光照得很亮,因此能一曝下完成所有畫面,但需注意極光的擺動與曝光時間的關係,極光動的越快越需要拉高快門來凝結最精彩的瞬間,若是曝太久則容易影像糊掉。

大景哥則是在我們已經拍完大爆發的時候才趕到現場,因為他們的住宿點比較遠,開過來時極光已經轉弱了,這也是為何拍攝極光非常的考驗運氣的原因了。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4|6s|ISO 6400
大景哥:

拍攝這張那晚,因為我前面已經連續爬了 Segla 三次,連續兩天的高強度體力支出加上幾乎沒什麼休息,體力早已瀕臨崩潰,本來當晚跟江宏仁從 Segla 下山分開後,我跟旅伴就回旅館洗完澡,準備要好好睡覺休息時,這時窗外突然給我們開始噴大極光,於是我跟我兩位旅伴,拖著疲累的身體趕緊換好衣物,直接馬上從旅館開車出發往海邊開去,路程有 40 多公里,要開近一小時…我們只能一邊祈禱極光一小時後還有,一邊在冬季雪地的峽灣道路中狂飆,但是令人殘念的是當我們到海邊時,極光已經開始轉弱,真的就是撿菜尾的程度了。

因為當晚月光很強,難得可以直接用 NIKKOR Z 14-30mm f/4 S 這種小光圈的鏡頭拍攝極光,只不過當然 ISO 還是要拉得比較高就是了~我把腳架架的非常低,嘗試獲得一個完整的雪地構圖。

經過這次拍攝,更加地讓我深刻體會到極光的虛無標秒,有時不是你到了正確的拍點就有用,最難的是你要在正確的時間點出現在拍點…而極光,真的很大程度是靠運氣。

【賽尼亞島】

當然賽尼亞島不是只有上面的著名地標,其實在這種壯觀的世界級風景攝影勝地,路邊隨便一個景都是令人讚嘆不已的,如果來到北挪威進行風景攝影,賽尼亞島跟羅佛敦兩個都是屬於必訪的拍攝大點,千萬不能錯過任何一個,不然真的會相當可惜。
賽尼亞島冬季夕陽空拍全景
大景哥:

這張是賽尼亞島的空拍全景,放這張空拍主要是想讓大家看看比較完整的峽灣地形。

大家有看到右邊海上有一座緊鄰峽灣的小島嗎?我跟旅伴在賽尼亞島的住宿就是在那個小島上。(笑)
Z7 + FTZ + NIKKOR 70-200mm f/4;f/8|1/640s|ISO 100
大景哥:

拍攝雪山的景色對我來說其實一直都是一種嚮往,畢竟平時在台灣就比較難拍到給力的雪景,真正非常壯觀大器的雪山景色,我個人認為還是海外的山勢拍起來過癮一些,只要雪量夠多、光影對比強烈、搭配不同的天氣條件或是後製風格就可以展現出不同的氣氛。

這張是剛到賽尼亞島的第一天中午在路邊用長焦拍攝的,拍攝當下其實正在下著不小的雪,所以照片看起來會有點朦朧感,並且天空也是被烏雲遮蔽,但是上頭有些許的光從雲縫透出來,這種氣氛搭配合適的後製處理會讓照片有一種特殊的黑暗系氛圍。
Z7 + FTZ + NIKKOR 70-200mm f/4;f/8|1/2000s|ISO 100
大景哥:

這張跟上面那張是同個時間點拍攝的,但是用上了不同氛圍的後製處理
雖然整體也是走 Low-Key 暗調的風格,但是這張我刻意把山稜的光影線條朔造像是夜晚月光出現時的藍調感覺,實際上卻是在大白天中午時拍攝的。(笑)
Z7 + FTZ + NIKKOR 70-200mm f/4;f/8|1/400s|ISO 200
大景哥:

這張是我第二次爬 Segla 時,日出時拍攝的遠方山脈特寫,是不是很像蘋果的桌布?

其實每次去國外拍攝山岳的風景時,我都很期待拍攝到這種日出或日落的紅色光線打在山上時的照片,特別有光影的層次!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16|1/8s|ISO 64
江宏仁 :

在 Segla 其中一個拍點的反方向可以拍攝到這座山,因為造型類似皇冠,又被稱為皇冠山。

【Stetind】

從賽尼亞島往南約 4~5 小時車程,有一座名叫 Stetind,外觀很像竹筍的山,就坐落在馬路旁邊,有條小河,不過冬天基本上常常都是結冰的狀態。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20|30s|ISO 64
大景哥:

三月初拍完賽尼亞島之後,我跟旅伴就開始開車南下,造訪這邊的時候幾乎整條河都結冰了,幾乎沒有河流的型態可以拍攝,所以就轉而尋找一些有線條的雪地紋理來當作前景,這邊我們只是路過拍攝,並沒有要在這邊過夜等景,所以只把握了大約兩小時的時間,一直拍攝到天黑後就繼續趕路了。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16|2s|ISO 64
江宏仁 :

這裡需要偏離主要旅遊路線,需刻意繞路才能抵達的拍點,因此來的攝影師並不多,但這個山型是我覺得非常特殊的,因此特別安排來一趟,造訪時已經是接近三月中。

到達時花了一些時間尋找適合的拍攝點,最後發現河流在融雪後露出薄冰,但在這拍攝並不容易,必須踩在冰冷的水裡,形狀特殊的薄冰只有 1 公分的厚度,感覺輕碰一下就會破裂,所以拍攝時特別小心,這天的夜晚下過一陣小雨,隔天再來已經完全消失,所以拍攝過程會遇到什麼樣的景色似乎都是一種緣份。
這張使用三張橫幅構圖,由上往下拍接合而成。

過了 Stetind 繼續往南,走海路搭乘渡輪就會到達羅佛敦群島,也就是北挪威的最重要景點之一。

【羅佛敦群島 Lofoten island】

羅佛敦群島,擁有世界上最美的漁村,在這個小小的地區,有著無數的世界風景攝影名勝。

從北邊的亨尼斯威爾足球場,到南邊的雷納跟奧鎮,這個路程僅約兩小時的群島,每年冬季吸引了無數的風景攝影師前往,羅佛敦不止擁有賽尼亞島般的峽灣景色,更有精緻小巧的漁村景觀。
羅佛敦群島

【亨寧斯韋爾 Henningsvær】

位在羅弗敦群島(Lofoten)北方,由眾多小島組成,是歷史最悠久的漁村之一,主要市區位在 2 個小島上,交通由多個跨海橋梁連接而成,島上有各種顏色的小木屋,因此擁有「羅弗敦群島的威尼斯(The Venice of Lofoten)」之美名。
DJI Mavic 2 Pro;f/4|1/60s|ISO 100
江宏仁 :

來之前就常看到這裡的空拍照片,因為這裡有一座網路上很紅的足球場(照片右下的長方型處),在這種特殊的島嶼有一座足球場,使 Henningsvær 成為挪威的熱搜景點,但在經常下大雪的冬天,大不部分時間都是被雪覆蓋著。

想在這裡拍攝特殊的畫面強烈建議使用空拍機,唯有到高空處往下拍才能真正感受這裡的美。

這張是使用空拍機五張橫幅接圖而成,拍攝上建議使用接圖的原因是,一般想要把群島拍進來時會飛很高或是飛很遠,但這會讓畫面變得很平(不夠立體)。拍攝時間是黃昏時刻,最後一道光線將漁村照射成粉紫色的夢幻色調。

【Uttakleiv Beach】

位於萊克內斯(Leknes)西北方,從主要道路 E10 彎進一條非常小的道路,沿著山邊行駛後經過隧道後到達這祕境,這是一處地景豐富的海灣,經過長年的海水侵蝕下產生許多圓型的大石頭。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16|86s|ISO 64
江宏仁 :

經過前一天的惡劣天氣後,終於在放晴後來到這美麗的海灘,這裡完全沒有觀光客,只有少數幾個攝影人,找了一陣子才看到這個有圓石頭的凹槽,拍攝時使用 CPL 偏光鏡,將水面的反光消除掉,並疊加一片 ND 1000 減光鏡拍攝,目的是延長快門時間增加雲的流動感。

這張使用三張橫幅構圖,由上往下拍接合而成。
Nikon Z6 ;f/1.8|5s|ISO 1600
江宏仁 :

這天看雲圖天氣晴朗,且極光預報 KP3 就從 Henningsvær 開車 1.5 小時過來拍攝極光,因為這裡面北,所以比較容易拍攝到極光,對我來說沒有好看的前景陪襯,拍極光是無意義的,所以我無法理解攝影團叫團員在飯店前拍攝極光,這就跟在家前面拍銀河一樣意思。

一開始到達時有低雲,所以就在車上等待,過了 1 小時候雲層漸開,其他攝影師也開始整裝出動拍攝,與第一次來時不同的是攝影師變很多,在這種環境下拍攝相當麻煩,因為人多燈光就會互相干擾,這非常不利於拍攝,所以我就決定往海的最邊緣走去,因為有穿冰爪所以在岩石上走動還算是蠻安全的,只是這天海浪很大,幾波大浪打來直接過膝蓋,幸好這次防水做得很足,因為在零度下被海水弄濕會很痛苦,這個我曾體會過。

拍攝時因為使用大光圈又壓前景,所以務必使用對焦疊圖方式拍攝,拍極光時對焦無限遠並拉高 ISO 拍攝,拍前景時對焦石頭並縮光圈降 ISO 慢慢曝光,兩張在後製時疊合而成。

【弗拉克斯塔德島Flakstadøya】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16|25s|ISO100
大景哥:

滿久以前就看過不少國外攝影師在 Lofoten 喜歡拍攝破冰前景搭配峽灣山脈的照片,當時就令我非常嚮往,在 Lofoten 時一路往南經過 Flakstadøya 的區域時,剛好發現 Flakstad 附近的海灣區域似乎有機會實現這種構圖,於是跟旅伴仔細的一邊開車一邊尋找路邊可能的拍攝點,後來找到這個對面就是壯觀的山景,海面上也有破冰的拍點,但是比較困難的是當時現場好看的裂冰只有這一個,然後要把腳架架在它的旁邊,必須冒著相當的危險踩在海上的薄冰才到得了,有多薄呢?大概就是稍微用力一下冰面就會破掉的程度,雖然底下的水不至於很深,但是也足以讓雙腳溼透,在這種零下的氣溫,身體任何一個地方濕掉都不是開玩笑的,但我是會為了一張滿意的照片而去冒險的個性,所以最終只有我去嘗試,並成功的拍攝到了這個構圖,最後有驚無險的安全下莊,這也是旅途中充滿回憶與刺激的一部分。

有時候,一張好的作品,就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冒險與膽量才能獲得的,但是也務必衡量自身的能力以及風險評估。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14|1/10s|ISO 64
江宏仁 :

站在如此壯闊的高山前,連自己都顯得非常渺小,而這條路又會帶我去哪裡?後面又有什麼風景等著我?這就是攝影師經常有的想法,但我想說的是,勇敢探索未知的地方吧,不然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有什麼樣的風景在等著我。

【弗雷文 Fredvang】

在 Flakstadøya 與 Fredvang 之間有一座跨海大橋,過了橋,從 Fredvang 往 Flakstadøya 看過去,對面有一座非常尖銳的山,像極了巫師的帽子。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18|0.6s|ISO 100
大景哥:

在我們到達 Hamnoy 以及 Reine 前,我們在這邊過了一晚,這邊一樣擁有史詩級的海景景觀,對面就是壯觀的 Volandstind 山峰。北歐冬季的海邊普遍都是浪都比較大,所以拍攝海浪的照片更要特別小心,拍攝海浪或是水流時,我特別喜歡 1/5~1.5 秒左右的快門速度,這能讓海浪或是水流呈現帶有『噴濺感』的型態,同時又會有點柔順的質感,拍攝這種壓很低的海浪前景時,因為相機距離海面其實已經非常近了,幾乎無法避免海浪噴到鏡頭及機身上,所以我都會將吹球以及擦拭布隨時帶在身上,常常被問到拍攝海浪時如何避面被海浪攻擊,這個是沒有辦法的,要獲得有張力的構圖,就是無法避免,只能不斷嘗試拍攝、擦拭、拍攝、擦拭,直到拍到滿意的作品。

【Hamnøy】

說到 Lofoten最知名地拍點那就是 Hamnoy 以及 Reine 了。

到達 Hamnoy 時最會經過一座橋,而這座橋就是最知名的拍點,因為拍攝方位面北,所以也有機會配到極光,日出或日落時,光也會染紅對面的山峰。
Z7 + NIKKOR Z 14-3mm f/4 S;f/14|30s|ISO 64
江宏仁 :

這裡是 Lofoten 最熱門的景點之一,從跨海大橋拍攝 Hamnøy 小鎮是最經典的角度,但這裡有很高的柵欄所以不容易取景,建議從柵欄縫隙間拍攝,若是鏡頭外徑較大可以選擇路燈旁的縫隙拍攝,但位置不多,使用濾鏡支架會建議高於柵欄的腳架拍攝。
這天一大早就有很多攝影師聚集在橋上等待拍攝日出,本來烏雲密布的天空突然露出一道光,光線照射在高山與紅色小木屋上,形成這特殊的畫面。
在這裡使用 NIKKOR Z 14-30mm f/4 S 拍攝,這顆鏡頭因為外徑很小,因此可以輕易在加裝 ND16 圓型濾鏡後伸出柵欄拍攝,增加曝光時間可以使海水因長曝變的平靜。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18 30s ISO 100
大景哥:

如果剛好有訂到 Homnoy 鎮上小屋的住宿的話,走到這個拍點不用五分鐘,算是 Lofoten 最輕鬆最入門的拍點之一。雖然說這邊是整個Lofoten最熱鬧的地區,但我預計在這邊拍攝的角度其實不多,所以只規劃了最後幾天在這區拍攝,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是接近三月中了,雪量跟三月初時相比已經少了非常多,不過這天夕陽時光線很幸運的有打在山頭上,所以還是拍到了滿意的畫面。
當天空雲量比較多時,我通常都會用 ND32 或是 ND1000(依照環境亮度選擇)的減光鏡,讓曝光可以減慢到 30 秒~4 分鐘之間的速度來捕捉流動的雲,如果現場光線較強的話,用減光鏡也有柔和光線的作用。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14|2.5s|ISO 64
江宏仁 :

Lofoten 的山從不同角度拍攝會有完全不同的形狀,這張是由 Hamnøy 小鎮往跨海橋方向拍攝,山呈現特殊的三角形,日落後天色漸黑,海邊的紅色小木屋也紛紛點亮了燈光,讓寒冷的雪地有一點溫暖的感覺。

先拍攝一組日落前有光線的全景,等天黑後燈光變亮再拍攝另一組全景,使用 PS 疊圖將不同時間的畫面疊合。

【雷訥 Reine】

Homnoy 雖然跟 Reine 算是不同地區,但是實際上兩邊的地理位置是在同一區域的,開車也是 5~10 分鐘就到了,Reine 也有幾個著名拍攝的角度,其中難度最高但是也最美的就是爬上
Reinebringen 俯瞰整個 Reine 跟 Hamnoy 加上鄰近的峽灣景色。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16|6s|ISO 400
大景哥:

這是 Reine 的其中一個拍點,透過全景的拍攝手法將 Reine 漁村的景緻搭配後方的錐形山,再搭配上色溫藍調時的特殊氛圍,讓人有種置身在夢話北國的感覺,我個人認為,要把這個拍點拍好,需要具備兩大條件,首先一定要是『色溫藍調』時,村落小屋柔和的暖色燈光搭配柔和的藍調氛圍形成色彩上的對比感,再來就是『陰天』的天氣條件,如果是萬里無雲的話,反而會少了一點氣氛,所以我也是刻意挑陰天時來完成這個點的拍攝。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11|30s|ISO 200
江宏仁:

冬天來到 Lofoten,一定要拍夢幻的漁村夜景,趁著天黑前的藍色調時段拍攝是最理想的選擇,因為環境亮度在這時會跟燈光亮度達到一個平衡,只要曝光時間適當,就可以拍攝出一張理想的作品。
這天來到 Reine 拍攝以木橋與錐形尖山為前景的拍點,因為連續下了幾天大雪,使木橋上的腳印與高山都被雪覆蓋,整個世界變成一片雪白,這對拍攝作品來說是有利的,但也因雪太厚無法登上 Reinebringen 而有些遺憾。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14|1s|ISO 64
江宏仁 :

這天天未亮就出門,只為找尋一些比較特殊的角度,開始時並不是很順利,一直走到無法繼續前進的地方去,眼看天空漸漸亮起,卻還沒找到理想的拍點,就開始慌亂,找了一段時間才發現一個適合拍攝的地方,但後面的雲已經開始轉紅,這時用最快的速度往高點衝,卻因為陡坡太斜,再加上新雪鬆軟,所以一直滑下來,決定快速換上大冰爪後繼續前進,還好高緯度的太陽走的角度可以使火燒雲持續很久,因此最後還是有趕上最後一段的拍攝機會,架好腳架後馬上將相機設定成包圍曝光,用直幅拍攝 8 張一組的全景,想繼續拍攝下一組全景時雲的顏色已經漸漸轉淡。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14|1/40s|ISO 200
江宏仁 :

趁著光線還不錯,續續往上尋找其他拍點,越往上面石頭越多,變得更難走了,因為石頭間的縫隙被雪覆蓋,一不小心就整隻腳陷入雪中,這裡突起的石頭讓雪地變得高低起伏,使畫面變得更有層次,我很喜歡新雪的綿密質感,因此特別將這畫面拍攝下來。
Lofoten 峽灣空拍 Reine 與 Hamnoy 小鎮全景
大景哥:

北挪威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適合空拍的其中一個地方,從空中拍攝壯觀的峽灣景色,跟從地面上的感覺截然不同,所以造訪北挪威基本上空拍機是必備,不然會錯過很多歎為觀止的角度。
這張空拍全景可以看到完整的 Hamnoy 以及 Reine 小鎮,拍攝時因為是陰天,所以整體的層次也是偏黑暗,但是有些許的光從雲縫中透過打在山上,讓光影表現有更豐富的層次,此時剛好一艘小船準備回港,搭配船身經過的浪花,讓這幅作品有非常完整的視覺焦點與意象。

【Reinebringen】

這是最後一個,也是冬季 Lofoten 難度較高的一個拍點,需要陡上 500 公尺的高度到制高點,才能拍攝到整個 Reine 以及 Hamnoy 跟周邊整個峽灣景色,這個點夏季還滿容易的,但是冬季一下子就會將難度拉高,主要還是因為積雪,因為路途非常的陡,加上積雪就會變得很難抵達。
Z7 + NIKKOR Z 14-30mm f/4 S;f/18|4s|ISO 400
大景哥:

Reinebringen 可以說是我個人規劃 Lofoten 的所有的拍點中,最期望達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我覺得 Lofoten 的景觀其實是最適合從高處俯瞰的,而 Reinebringen 就是這種拍點,但是困難的點在於冬季這邊非常的難爬上來,其實出發前,我就研究過許多國外的攝影師的拍攝資訊,幾乎很少有攝影師可以在冬季雪量很多時爬上來拍攝,雖然這邊的海拔高度只有 500 公尺,但是整個路程算是一路陡上的,幾乎有一半以上的路都是 6~70 度的陡坡,如果是夏天來,其實不難,但是冬季的雪地讓攀爬難度往上升了好幾個檔次,但是最終我是順利完成了,很大一部份原因是我到達這邊是時間點已經接近三月中,跟月初相比其實雪量已經少了很多,才讓爬上 Reinebringen 有了可能性,但是最終也是花費不少力氣才登頂,且這邊算是站在陡峭的稜線上,一不小心就是直接摔下 500 米深的懸崖,在被積雪完全遮蓋實心路面的情況下,每走一步都要非常小心,我跟我的其中一位旅伴一起合作完成了這張全景的拍攝,雖然是陰天,但是我們光是能順利爬上去就已經非常滿足,因為能在冬季爬上這個點真的很難得也不容易,算是一種成就達成的感覺吧!
Z7 + FTZ + NIKKOR 70-200mm f/4;f/11|1/320s|ISO 100
大景哥:

在 Reinebringen 的制高點,幾乎擁有 360 度的視角,可以看到整個 Lofoten 最著名的峽灣景觀,這張就是用長焦拍攝的其中一個遠景,因為我們是在夕陽前就爬上去,所以很幸運的到達時剛好有光線打在遠方的頭上,再輔以黑暗系的後製風格,很有魔戒中土世界的感覺。

總結:

我們兩個都是使用 Nikon Z 機身搭配 NIKKOR Z 14-30mm f/4 S 這樣的組合,來拍攝我們 9 成以上的風景攝影作品。Z 無反機身承襲 Nikon 一如既往的高畫質搭配絕佳的操控性,其實是在單眼時期就已經讓使用者相當的有信賴感的特色了,改變最大的反而是 NIKKOR Z 14-30mm f/4 S 這顆鏡頭,為風景攝影帶來全新的革命,搭配無反機身後無法挑惕的輕量感,加上能使用圓形濾鏡與輕便易攜的 100mm 系統的的支架都是對於追求輕量化的風景攝影師來說不可抗拒的,可以看到我們的作品幾乎大部分都是使用 Z 14-30mm f/4 S 這顆鏡頭拍攝的,在輕量化、體積與畫質上的平衡做得相當出色,是一款真正意義上打出市場差異化的產品。

NIKKOR Z 14-30MM F/4 S 產品規格表

類型

Nikon Z 接環

格式

FX/35mm

焦距

14 – 30 mm

最大光圈

f/ 4

最小光圈

f/ 22 

鏡頭結構

12 組 14 片 (包含 4 塊 ED 鏡片、4 塊非球面鏡片、附有奈米結晶塗層的鏡片及附有氟塗層的前端鏡片)

畫角

 FX 格式:114° 至 72° ;DX 格式:90° 至 50°

焦距尺

刻度以毫米標示 (14、16、20、24、30)

對焦系統

內部對焦系統

最短對焦距離

所有變焦位置均距離焦平面 0.28 m (0.92 ft)

光圈葉片數

7 (圓形光圈孔)

塗層

奈米結晶塗層、氟塗層

濾鏡接口大小

82 mm (P = 0.75 mm)

尺寸

約 89 mm 最大直徑 x 85 mm (鏡頭伸縮時,由鏡頭接環邊緣起計)

重量

約 485 g ( 1 lb 1.2 oz.)

自動對焦

內部對焦

對焦

自動、手動

NIKKOR Z 14-30MM F/4 S

41,900 優惠價 33,900

更多詳細資訊
Nikon超廣角銳利之作, Z 14-30mm f/4 S 評測